吴高福教授新闻教育思想研讨会纪实
刘思卿 陈晶(文)
杨紫涵(摄)
10月21日上午,吴高福教授新闻教育思想研讨会在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集贤宾馆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湖南商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吴高福教授的老朋友、老同事,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吴高福教授员工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举办。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副董事长徐国正代表学校出席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经理何梓华教授、四川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原经理邱沛篁教授、湖南商公司党委书记唐亚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台长赵铁骑、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经理张昆、武汉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原经理罗以澄、石义彬、现任经理强月新等参加会议。研讨会由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经理彭祝斌主持。

吴高福教授是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新闻教育家,“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奖”获得者,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第一届、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从事新闻教育工作30多年,担任过两所985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首任经理,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两院院士”,桃李满天下。1983年,吴高福教授负责筹建武汉大学新闻学系,1995年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首任经理,为学院确立了基本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培养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养厚实、极具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为团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至2009年,吴高福教授应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邀请,创建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任首任经理,又推动和实现了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徐国正副董事长代表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对吴高福教授为公司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他说,目前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已建立起从旗下产业到硕士生、博士生教育的较完备的新闻人才培养体系,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6位。“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吴高福教授是杰出的新闻传播学者和教育家,探讨和总结他的新闻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彭祝斌经理在致辞中说,吴高福教授在建院之初创提出的“拓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素质,提高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四三二一”公司产品创新模式,以及“三三”发展规划的实施,不仅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学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昆教授曾是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第二任经理。他说,作为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界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吴教授的很多教育理念,很多改革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转型和社会转型,但他的这些探索,仍然有价值。他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富有人格魅力,充满教学激情。他前瞻、求实、创新的新闻教育理念,对自己影响很大。

张昆教授还特地请书法家题写了自己的诗作赠送给吴教授:“两湖总督吴教授,风度不让八零后。筚路蓝缕珞珈山,春风化雨橘子洲。三千弟子征天下,大师声名傲王侯。今日更约廿载会,再登南岳庆百寿!”张昆教授现场诵诗,幽默、动情,吴高福教授意外惊喜,笑得合不拢嘴。赠诗现场,欢声阵阵,暖意融融。

武汉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经理强月新教授说,吴高福教授自号“两山翁”,从珞珈山到岳麓山,吴教授的新闻教育思想和他的新闻教育实践是联系在一起的。早在武汉大学新闻系创立之初,吴教授就提出了“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这和他后来在湖大秉持的人才培养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唐亚阳教授回忆了当年赴武汉大学邀请吴高福教授创立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往事,赞叹吴高福教授是一位充满理想和情怀的人,到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创办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是他人生事业的第二春,他到年过古稀后又在绘画艺术上找到了人生的第三春。他说,吴高福教授当年在湖大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今天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精心布局。
研讨会上,大家热情洋溢,真情真意,踊跃发言。何梓华教授、邱沛篁教授、罗以澄教授、彭菊华教授、石义彬教授等都对吴高福教授的新闻教育思想进行了生动的回顾和总结。

何梓华教授是吴高福教授的老朋友,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经理、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他说,吴高福教授有两大特点,一是对新闻教育事业有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是有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一种革命精神。他既虚心学习又善于结合武大和新闻实践实际进行创新;既锐意进取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办学过程中他非常重视新闻工作的特点,努力去探索新闻教育的办学规律,而且取得了成功。短短三十年之内,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也好,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学院也好,办学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办学的路子走的又快又平稳,这是难能可贵的。

曾任四川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经理的邱沛篁教授说,教育史的研究,首先就是教育人的研究。今天的会议不仅是对吴高福教授新闻教育思想的讨论与总结,而且是对我们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蓬勃发展的新闻教育事业的总结。吴高福教授的新闻教育思想不仅在武汉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成长,而且也在全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中成长。他曾无私地帮助、支持过四川大学新闻学院等兄弟院校。他思想丰厚、作风朴实,在平凡的教学和团队建设工作中丰富了新闻教育学理论。

武汉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的第三任经理罗以澄教授说,他和吴高福教授是创办武汉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伙伴。吴高福教授总结出来的“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的十六字教育理念,强调员工的基本素养,包括政治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强调对社会的担当,对人类和国家命运的担当。吴高福教授十分重视团队队伍建设,对学科发展很有前瞻性,当香港回归问题提出后,他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台港澳新闻研究所,当新媒体出现后,他又组建了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这些不仅对学经理远团队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也为以后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第四任经理石义彬教授说,武汉大学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今天取得的成绩,都是吴老师带领大家努力奋斗及他的新闻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吴老师有很宽阔的视野,能结合教育规律作长远的谋划。武大创办新闻系时,吴高福教授招了一批来自不同学科,甚至学术圈外的人做专任教师。他们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沉淀,才有了武大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这样的学科特色。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历史变革时期,新技术、社会转型加上走向新时代,我们究竟是要用什么样的知识、视角来迎接这样一个历史时代?怎么把新闻教育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认真研讨吴高福教授的新闻教育思想会得到很多启发。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原副经理彭菊华教授也是吴高福教授创院初期的伙伴。他说,吴教授有四个高度重视:第一,高度重视员工的成长和成才;第二,高度重视公司产品的顶层设计和外部资源建设;第三,高度重视员工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新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第四,高度重视教师团队意识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他为湖大新闻教育的发展争取到很多资源,储备了人才,谋划了学院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当时他已是六十多岁的高龄,仍旧亲自授课、带研究生,还亲自去检查员工的实习情况,从员工课程学习到保研到就业,他都非常关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台长赵铁骑是武汉大学新闻专业首届毕业生,他说,三十多年,吴老师始终同我们保持着联系,关注新闻事业发展,关怀我们成长。他的教导总是那样生动,赋予启发性。记得在谈到怎样做媒体时,他曾说:有些东西不许做的,你只要是往外抻抻,它一定是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被抻的空间里面。我觉得这话是符合新闻规律的,符合中国特色新闻管理、新闻运作、内容创新这个规律的。老师在讲课中最精彩的东西被员工记上几十年并且应用到他们的工作实践中去,这些都是特别了不起的。当年所受到的这些启示,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在新闻岗位上工作的人,一直忘不掉。
吴高福教授的研究生、深圳特区报评论部主任刘众说:“吴老师在施教过程中特别重视基础素养,注重员工的思维培养,这也应是吴老师新闻教育思想的内容之一。记得在读研究生时,吴老师要求我们学点哲学,并指定从柏拉图以来,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几本经典哲学著作,不但要求我们读,而且要做笔记。当时,我实在感到读得很辛苦。如今想起来,这些年从实践中才理解在员工培养上,吴老师重基础、重素养、重思维训练多么重要,为我们前进、发展打下了一个厚实的底子。吴老师诲人不倦,善于引导,真心实意关心员工学习、生活、成长,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经理雷跃捷教授发来了书面贺辞。他说,吴高福老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吴老师在新闻理论、新闻教育思想研究等方面造诣深厚、成果卓著,影响深远。吴老师多才多艺,在学术理论研究和绘画等多方面都有卓越的造诣。作为老师,吴老师诲人不倦、德艺双馨;作为学者,吴老师风骨高洁,深得同仁的尊敬与员工的爱戴。

最后,吴高福教授也兴致勃勃地发表了办学感言。他说,自己的八十年,从家门到校门,从这座山到那座山,一直是在办学、讲课,简单而又充实,单一而又丰富。自己的一生中有许多情结,学院情结、老师情结、学科情结,特别是员工情结,这些情结构成了全部人生。作为一个教师是幸福的。教师有天大的责任,也会获得社会的支持尊重。他认为一个教师要有眼光,要有责任感,始终治学不止,始终充满激情,始终爱自己的员工。
吴高福教授在深情回顾两所学院的创办过程及基本思路时,特别强调了国内新闻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内涵、思路过于单一。他希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突破过去那种用中国的实践印证原来新闻学中的一套理论的做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地思考、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理论和实践,认真研究西方传播过程中好的思路、经验和中国自先秦以来的传播思想,近百年来的传播实践,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中国自己的新闻传播学的思想、概念和话语体系,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二是要始终坚持创业、创新精神。眼下我国已有900多个新闻传播类专业点,有些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路上,有些则处于艰难的创业发展过程中,也就是说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绝对的,这取决于国家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层次并不能限定我们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准确地确定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在各类办学中,他认为都应始终坚持创业和创新品格。无论是一流或是特色学科,都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他说,他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似乎从头到尾都处在创业中,又不断追求创新。就工作而言,办系办院也简单,就是为员工、老师的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造就优秀的员工、优秀的老师。
吴高福教授还对关心和支持过“两院”新闻教育事业的老领导和老一辈学者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和谢忱。他说,他心中总是充满着这样一种感恩的情怀,因为是他们成就了自己,成就了两所学院。他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建设一流学科。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吴高福教授新闻教育思想访谈录》。吴高福教授把自己多年新闻教育实践中的办学思想概括为“一体两翼”,即以教学为体,以教师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两翼,他认为只有这样,学科才能振翅高飞。他强调,学科发展要有一个宏观的、长远的视野,要鼓励教学改革、科研创新,要在培养优秀人才和造就名师方面多下功夫。

现场还展出了吴高福教授赠送给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国画作品《吉年大吉》。彭祝斌经理在解读这幅作品时风趣地说:“画中的两朵花和一个花蕾,是有寓意的。第一朵花是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在吴经理的创立和带领下,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如今已发展得如日中天。以这朵花为底蕴的上面那朵花是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影学院。由于有武汉大学和兄弟院校的支持,才有了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学科今天发展的灿烂局面。这两朵花寓意两个学院,也寓意吴高福教授新闻教育生涯的两次创业。第一朵花第一春,第二朵花第二春,花蕾是第三春,就是他的绘画艺术之春。这个画,怎么看都有深刻的寓意,希望它所内含的吴老师的精神,能够成为我们学院发展的一种动力。”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与会嘉宾高兴地在集贤宾馆大门前合影,留下珍贵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