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俯下身,沉下心,才能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媒体人大讲堂之赵洪潭

张仲苏   2017年11月19日  点击:[]

11月18日上午9点,第四届红枫老员工记者节系列活动媒体人大讲堂第三期在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北楼217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江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赵洪潭,与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学子们分享自己的心得。

赵洪潭,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1级新闻与传播硕士,2013年7月入职江西广播电视台任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工作四年来,赵洪潭2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0次获得省级新闻奖项,多次获国家,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表扬。2016年10月在全国新闻界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优胜选手”称号,并参加全国巡讲。

“记者除了勤奋,还需要什么?”对此,赵洪潭有自己的体会。

有一双发现的慧眼。2014年春节期间,赵洪潭到江西省进贤县池溪乡对“农民工春节扎堆结婚”一事进行采访。看似是热热闹闹的“应景新闻”,赵洪潭却逐步了解到:2013年进贤县登记结婚的新人中,外地媳妇、外地郎占到了34%。“婚姻半径越来越大”显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此,赵洪潭深入挖掘,通过对当地雷家三代人婚姻变迁的报道,生动展示了时代的变化以及新时期人口流动的活力。

在坚持中做记者。“工作四年,有一条新闻我跟拍两年,甚至被拒绝了11次。”这是赵洪潭在跟踪报道海昏侯古墓挖掘时经历的。发掘初期,考古人员发现了盗洞却难以确认墓主人,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没有报道的价值,赵洪潭却决定追踪下去。两年来,赵洪潭收集了大量资料,为后来江西卫视对海昏侯墓的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撑。

培养洞察力。赵洪潭曾在采访方家大院时敏锐地探寻到大院人才辈出的秘密——家风。她的电视新闻作品《方家大院的中国年》以小见大,用遵循文章节义、善隐厚重的方氏家族群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价值,获得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赵洪潭还从新闻选题,新闻角度,新闻表达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优秀作品的定义——选题有价值,角度独特,报道深一度,并根据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面试和深度报道的技巧。

本次媒体人分享会,赵洪潭通过实例展现了一名优秀记者的职业素养,为新一代准媒体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赵洪潭所说的“记者,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去寻找,去发掘,用心思考,忠实纪录,才能有一双慧眼”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子学习思考。

文字:张仲苏

图片:周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