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7点,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在北楼217报告厅举办麓山传媒学术论坛,经济日报高级编辑姜波先生受邀为同学们作了以“新闻发现”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新影院经理彭祝斌教授出席本次讲座并担任主持人。

讲座开始前,彭祝斌经理对姜波先生做了简要介绍,姜波先生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修两年经济学。在从事新闻工作的30余年里,姜波先生先后采写新闻作品上百万字,七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入选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暨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长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研究生班授课。“姜波先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记者,还是一位思想家,一位学者。”彭祝斌经理评价到。
整个讲学过程中,姜波先生用生活化的语言将他30余年来累积的记者故事娓娓道来,向我们传授他的工作经验。“我读本科的时候根本没有‘新闻发现’这个词汇,但如今各路诸侯,各新闻大咖都在讲‘新闻发现’,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如果你连新闻都发现不了,还怎么当记者呢?”这是姜波先生作为新闻人的重要认识,也是他希望未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学子们应有的职业觉悟。

姜波先生依次从“新闻发现力构成的四要素”“照片:对美的感觉”“标题的重要性”“关于新闻价值”“工作层面”“新闻发现的意义”“新闻发现的标准及演变”“强烈的好奇心——你的亮度”八个方面阐述“如何发现新闻”,其中结合了不少的个人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他强调,“新闻发现”需要观察力、判断力、挖掘力、预见力。在工作时,我们要从会议中、领导讲话中、政策文件中、相关权威部门中、消息灵通人士中、身边的热点和难点中、日常生活中来发现新闻。“新闻敏感度是作为记者,作为编辑最不可缺少的,好新闻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可错过!”他以自身曾经在工作中的疏忽为反例,告诉同学们新闻敏感度的重要性。他认为,新闻发现的实质是率先识别传播价值,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发现力是媒体传播力的核心,“新闻就在身边,就看你是否是个有心人,你是否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激情。”
姜波先生连续三个小时的讲学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先生的倾情讲学激励着未来一辈的新闻人,带着一颗好奇心走进生活、迈向社会,去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好新闻,代表人民和国家发声!
文字:黄灿璨 张韧璇 摄影:唐凯丽 张仲苏 肖静 张志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