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晚,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SIT分享会在湖大图书馆研讨中心空间5举行。本次分享交流会邀请到新影院新闻15级周韩月、新闻15级尹一茜、编导15级刘亦歆三位员工代表向16、17级同学们分享他们做SIT项目的经验心得。
SIT是指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科研项目。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目的是通过实施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周韩月介绍了SIT项目的申报过程,注意事项以及SIT项目的评审标准等。“做项目首先要在一定的积累下确定选题,选题可以来自社会实践,自身观察以及老师的选题等,选题项目要有延展性。”她说道。随后,还要进行大量的文献分析工作,做出论证充分的战略性及战术性分析,最后填写申报书。同时,需要注重项目申报的条理性和利看性。她建议同学们主动学习,了解SIT的特点、类型和风格,多浏览学术杂志、网站、课外书籍等以扩展知识面,树立创新意识,随时记录灵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研究。
“认识来源于实践,创新点来自我们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积累,空想创新肯定不可行,这时候你就要想一想是否有已提出但未解决的问题或文献中的漏洞。”尹一茜说道,她的SIT项目是“皮影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研究——以望城皮影为例”,申报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写申报书时,“当时我们四个人写了三个小时,但只写完了一个格,因为很重要,所以每个词都绞尽脑汁。”
刘亦歆小组则关注到“精准扶贫”,制作了“基于新媒体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开发研究”的项目。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们萌发出“用新媒体手段帮助一个地方脱贫致富”的想法。他说:“旧瓶装新酒也是一种创新,1+1=2,你能加起来也是一种创新。”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金援助之后,他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可行性评估。这个学期他们将要帮助龙奎县的农村建民宿,规划旅游区,让SIT项目真正落到实处。
在互动环节中,三位优秀代表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通过这次分享交流,同学们对SIT项目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真正提升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还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努力。
